精彩回顾丨中山大学与近代中国(1924-1949)——广州通史系列讲座第十三讲
发布时间:2019-11-18 16:41:55

中山大学的成立和发展,与近代中国历史的演化特别是一些重要时期和节点紧密关联。这种关联使得中大在中国近代史,尤其是在政治、学术史和教育史等方面,具有了重大而独特的影响。20191027(星期日)下午,由广州市社科联、广州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故纸觅羊城之广州通史系列讲座”第二辑第十三讲在广州图书馆九楼广州人文馆中堂交流区举行,主讲嘉宾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曹天忠教授。曹教授打破了平常校史叙述的窠臼,根据创校、扩校、迁校、护校四个时期的划分,将校史与地方史、国史结合,以孙中山与“中大精神”、中大“红色基因”、中大的抗日烽火、中大与近代中国学术为重点,探幽发微,娓娓道述,重新阐释了这所百年老校在近代广东、中国高等教育史、中国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四个维度及其整体脉络中的位置和特色。

本次讲座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其次是中山先生与“中大精神”;第三是中大的“红色基因”;第四是中大与抗战;第五是中大与近代中国学术。

说明: C:\Users\jinfeng\Desktop\曹天忠\讲座照片\微信图片_20191029094844.jpg

1:曹天忠教授在人文馆开讲

 

引言:两个维度、四个阶段

南岭不仅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政治、军事、人文分水岭。与古代所谓蛮荒之地不同,近代以降,得西方工业文明风气之先,长期处于边缘、落后的南方新文化发轫于岭南珠江三角洲核心区,一方面向海外拓殖;另一方面向内陆腹地辐射。这种情形一反中国文化重心历来自北而南的传播的趋势,开始强势反转,大举北上,与北方传统农业文明形成激烈冲撞、顶牛、交融文化锋面,驻足、徘徊于岭南南北的广东、湖南、江西一带,以致近代中国历史开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共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革命均孕育、开端或成型于斯。与此同时,无论是近代内政南北之间攻伐统一,还是外敌自东向西的入侵,这里都是决定生死胜负的“十字型”战略枢纽区之一。

说明: C:\Users\jinfeng\Desktop\曹天忠\微信图片_20191028132357.jpg

2:曹教授生动的讲述

 

考察中大历史,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进行。所谓时间维度,也就是历史的维度。一方面,中大的创设是中国古代文化重心南移与近代工业文明重心北上在岭南地区碰撞融合形成文化锋面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域外近代高等教育输入岭南及其中国化的一种产物。所谓空间维度,就是将中大置于以广州为中心的广东、整个近代中国,乃至置于世界范围来观察。从这两个维度分析,可以说中大是中外和南北文化,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交流碰撞、融合汇通的孕育。

从时间维度来考察近代中大的历史,可以将之划分为中山创校(1924-1932)、石牌扩校(1932-1938)、滇粤迁校(1938-1945)、广州护校(1945-1949)四个时期。在这四个时期中,中山先生与“中大精神”的型塑、“红色基因”的流淌、抗战烽火的办学以及学术重镇的形成等内容要点,格外引人瞩目。

 

一、中山先生与“中大精神”

所谓大学精神,是指一所大学特有的、历史上形成的,反映在师生身上独特的气质、品格和个性。中大精神之“大”,在于气魄大和气象大。

中大不是由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家,而是由世纪伟人孙中山创建的,因此在很多方面体现了中山精神。关于中山精神,时人的评价是:“伟大的品格、宽宏的度量、专一的精神、精博的研究”(吴稚晖); “有卓越的识见,坚强的魄力,豁达的度量”(蔡元培);“进步(晚年与中国共产党合作,重新解释三民主义——讲者)的态度”(卓炯)等。而中山先生本人或者继起者根据他的事迹制成的金句名联,张挂在大学的显著位置: 人类进化,世界大同”,横批 “明耻立信”(国立广东大学文明路校门),反映了伟人高远深邃的境界;将世界文化迎头赶上去,把中华民族从根救起来”(大礼堂对联),体现了胸怀祖国,放眼全球,天下为公的理想;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北校园办公大楼门 ),真是医人医国,家国情怀等等。

说明: C:\Users\jinfeng\Desktop\曹天忠\讲座照片\微信图片_20191029095011.jpg

3:爆满的讲座现场

 

1923年中山先生在今天中大南校园做了关于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演讲,言简意赅,影响深远。曹教授还郑重指出,先生在演讲中强调:做对人类和国家有益和影响的固然是大事,但自始至终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了不起的大事,讲的是做大事的态度。反映了中山先生对青年人脚踏实地,努力有为的期望。

在中山先生的影响下,中大的精神主要表现为:“天下为公,家国情怀” “革命创造”“平衡群己”“石牌精神”“坚韧必胜”“求实致用”等等。如“石牌精神”,是指时任校长邹鲁在扩建石牌校区过程中克服艰难险阻、千辛万苦形成的宝贵经验,一方面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疆拓土勇气;另一方面指的是在明窗净几,美轮美奂的校园环境下,学生应时刻保有节约公帑,勿忘生产,精神重于物质的守成忧患意识。

 

二、中大“红色基因”

尽管中大是一所由国民党政府时期创办的高校,但其时代背景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红色基因深植于中大的方方面面。

(一)中国共产党在筹设学校和校务管理中心的重要角色

在中大及其前身国立广东大学筹设和最初的校务管理中,中共就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在筹建时,李大钊、熊锐、林伯渠、谭平山、陈启修、毕磊(学生代表)等共产党人分别出任广东大学、中山大学筹备委员、特聘委员职务;在建校之初的党务、校务管理中,共产党员施存统出任秘书长,恽代英、邓中夏、苏兆征、罗绮园等出任政治训育部(掌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是与校行政平行的特设机关)委员。尤其是政治研究班教授群体中,其骨干多为中共党员,包括张太雷,陈启修,成仿吾,孙炳文,熊锐,黄日葵,恽代英,阮啸仙,于树德等等。 

(二)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学校学科学术中的作用

在中大的学科学术发展中,共产党员也功不可没。如在收并广东公医事务中,柯麟即发挥了关键作用;对于推动设立著名的两广地质调查所,共产党员地质学教授王若怡起到了倡导者的作用;对于推荐院系负责人和著名教授,有陈独秀、陈延年父子介绍鲁迅担任国立广东大学国文系教授兼主任,瞿秋白推荐郭沫若担任文科学长,李大钊推荐张申府担任图书馆主任等。此外,还有陈启修、何思敬、王亚南等著名红色学者担任了法科、经济学科负责人等。

(三)中大讲堂活跃着一批著名共产党人的身影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肖楚女、恽代英、吴玉章等众多著名共产党人,都曾被中大聘请主讲学校特色课程、发表演讲或指导校务。

 

三、中大与抗日战争

全面抗战爆发之前,中大就有“抗日大本营”这样一个光荣的称号。在整个抗日期间,中大贡献良多。

(一)“抗日大本营”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华南和广州逐渐形成激烈的抗日反日氛围,中大上下积极支持马占山在东北,声援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中的奋起抵抗,在校内外举行集会、通电等多种方式进行反日抗日活动,赢得了“抗日大本营”的光荣称号。

说明: C:\Users\jinfeng\Desktop\曹天忠\讲座照片\微信图片_20191029095008.jpg

4:读者全神聆听

 

抗战爆发后,中大除成立抗日剧社,组织医学救护队外,还率先开设战时教育课程,并组织了抗敌后援工作团(1937.12)、抗日先锋队(1937.12)、抗战教育实践社(1937.7 )、中大战地服务团(1938秋)等抗战组织团体,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和海外,为全民抗战竭其所能,尽责尽力。

(二)战火中坚持办学

抗战中最著名的高校迁移是北大、清华、南开南迁后组建西南联大。而在战乱之中,中大也一迁再迁:一迁云南澄江,二迁粤北坪石,三迁粤东梅县,“中大三迁”,以广州为原点,从本省到外省,从东向西,由西返东,最后胜利复员回到广州,其路径轨迹大体如画了一个大圆圈。一方面,战火中的迁徙造成了惨重的人员、图书和物资损失;另一方面,在迁徙过程中也推动了高等教育在所在地“本土化”的创新办学,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实现了西式大学教育的中国化、西部化,这是客观、意外的收获。还值得一提的是,中大早在抗战前途未卜的1940年,就从云南澄江向东迁回粤北韶关坪石,无异于从大后方奔赴抗战前线,体现了中大人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三)中大学子与东江纵队

东江纵队的抗日活动,是广东在抗战中非常亮眼的表现之一。而东江纵队的基本队伍是中大学生,成为当时全国抗战中学历最高的一支队伍。其中重要人物有出自该校的司令曾生、政委杨康华等。东江纵队担负了省港大营救(1942)以及对盟军飞行员的救护,成为抗战史上大批滞留香港的文化名人摆脱日寇魔爪的著名大撤退行动,并将华南抗战日战场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紧密地联系起来。

(四)抗战期间中大的贡献牺牲

抗战期间,中大付出了惨重代价,图书资料损失为全国高校之冠,大批师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著名的有谢晋元(四行仓库守卫者)、温健公、金昌华、冼星海、尚仲衣,赵豫立、伍俊威,黄玉瑜(中大南校女生宿舍“广寒宫”的设计者,牺牲在云南)、卫梓松(1945年坪石沦陷,为日寇胁迫不屈,服过量安眠药自杀)、黄际遇等等。

 

四、中大与近代中国学术

在近代中国的学术史上,中大同样留下赫赫声威。

(一)时局变动与人才“北雁南飞”

中国传统的政治、学术中心在北方,但近代“北雁南飞”的情形颇为寻常,特别是每逢时局和社会出现大变动,就会有成群结队的学者联袂南下广州,其落脚点每每多在中大,或者与该校渊源有自的黄埔军校和岭南大学。其中较为重要的,如大革命时期(1924-27)有鲁迅、郭沫若、傅斯年、顾颉刚、冯友兰、朱家骅、汪敬熙、陈焕镛等;局部抗战时期(1931-37)周谷城、黄文山、朱谦之和朱希祖史学“二朱”、岑麟祥、梁伯强以及受聘为名誉导师陈垣、章太炎等;解放战争期间包括杨树达、王力、刘节、陈望道、岑仲勉、商承祚、蔡乐生、徐贤恭等。这种人才“北雁南飞”现象,对中大在不长时间里得以跻身全国最好的大学之列,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可以说开了广东改革开放后“孔雀东南飞”人才效应之先河。

(二)中大在中国近代教育、学术史上的地位

中大在中国近代教育、学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她是近代纪念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唯一大学;1932-33年全国大学重组继续办理的四所大学之一(其余是北大、交大、北平师大);1935首批拥有研究院的三所高校之一(其余是清华、北大);五所设立师范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抗战时期排名靠前的著名大学之一。

在学术大家方面,1948年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共81人,中山大学有关学者19人入选,占五分之一(其中文科14人为吴稚晖、周览[鲠生]、王世杰、胡适、冯友兰、郭沫若、傅斯年、顾颉刚、赵元任、董作宾、陈垣、马寅初、陈寅恪、杨树达;理科5人为姜立夫、朱家骅、谢家荣、汪敬熙、罗宗洛)。

 

说明: C:\Users\jinfeng\Desktop\微信图片_20191028132250.jpg

5:认真的记录者

 

(三)学术、学科方面的地位

在中国近代的学术和学科发展方面,中大也具有极为独特的历史地位。如语言历史研究所(中研院史语所前身)有傅斯年、顾颉刚、董作宾、商承祚、钟敬文等大师;文科研究所有吴康、朱谦之、朱希祖、黎东方、杨成志等大师;教育学研究所是中国首个教育研究机构,有首倡域外教育中国化理论的庄泽宣、崔载阳以及陈礼江、雷通群等著名教育家;农林植物研究所有邓植仪、丁颖、陈焕镛等学科开创者;病理学研究所长的梁伯强是中国精准医学(鼻咽癌研究)的开创者;两广地质调查研究前后共出过朱家骅、谢家荣、冯景兰、斯行键、乐森璕、孙云铸、杨遵仪、陈国达、关士聪等九名院士。等等。

 

结语

中大是伟人手创的大学,是国共合作结晶,是中西文明、南北文化交互产物。   中大在历史上以特有的精神传统,名师云集,成绩辉煌,曾名列全国前三甲,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史和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大走过近百年历史,如今进入新时代,确立立足并超越岭南,力争进入中国大学第一方阵、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两个第一”奋斗目标,与国家三步走战略高度匹配,愿景远大,目标灿烂可期!

说明: C:\Users\jinfeng\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ABB20B369218FF6F3F1C38132A1DE3AE.jpg

6:讲座结束后的交流

 

曹教授遵循中大为师授课之礼,全程站立,娓娓道述。爆满的人文馆,现场却寂寂无声,读者全神聆听。许多新见解,都是其未经发表的研究成果。而他也坚持认为,学者通过讲座让社会大众了解学术性的话题,是回馈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具有非同一般的社会意义。

接下来广州通史活动还将举办多期,期待读者们的继续支持。

 

 

延伸阅读推荐

 

说明: C:\Users\renwenguan\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446293988\QQ\WinTemp\RichOle\H`3M6PH2Z8ZUW[3NV3T]_01.png

 

《抗战烽火中的中山大学》

责任者】吕雅璐主编

【摘 要】本书展现了中山大学的前辈在战争中怎样肩负着大学的使命,为民族精神的维系、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人文传统的存续,历三迁更执宗旨,蒙千难而志不移的历史。

【索书号】G649.2/1341

【馆藏点】社会科学图书二区

 

说明: C:\Users\renwenguan\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446293988\QQ\WinTemp\RichOle\)KU@26J0UP6G08JE(3X$O`S.png

《中山大学与现代中国学术》

责任者】吴承学主编

【摘 要】本书选编中山大学校史、学科与学人的文献,依次分为三辑。所选编的文章时间跨度大,分属不同时代,且史料丰富。

【索书号】G649.2/985

【馆藏点】广州人文馆•广州地方文献